中文 ENG
赛德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主页
媒体报道
行业资讯|CDE发布《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CDE发布《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2021/02/26 查阅次数:1,283 次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物质组成和作用方式与一般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有明显不同,传统的标准非临床研究策略和方法通常并不适用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为规范和指导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和评价,在《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基础上,根据目前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科学认识,制定了本指导原则,提出了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和评价的特殊考虑和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认知程度的深入和相关研究数据的积累,本指导原则将不断完善和适时更新。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是指经过基因修饰(如调节、修复、替换、添加或删除等)以改变其生物学特性、拟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活细胞产品,如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和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多能诱导干细胞等)等。

 

三、总体考虑
非临床研究是药物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充分的非临床研究是为了:1)阐明基因修饰的目的、功能以及产品的作用机制,明确其在拟定患者人群中使用的生物学合理性;2)为临床试验的给药途径、给药程序、给药剂量的选择提供支持性依据;3)根据潜在风险因素,阐明毒性反应特征,预测人体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定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指标,为制定临床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应充分开展非临床研究,收集用于风险获益评估的信息,以确立拟开发产品在目标患者人群中预期具有合理的、可接受的风险获益比,同时为临床试验的设计和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性依据。

由于不同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细胞的来源、类型、生物学特性、基因修饰方式/技术、生物学功能/作用方式、生产工艺、非细胞组分等各不相同。在制定非临床研究计划时,除参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的对细胞制品的一般要求外,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产品特点和目前已有的科学认知,结合拟定适应症、患者人群、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等方面的考虑,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非临床试验,充分表征产品的药理学、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在进行风险获益评估时,还应重点关注由非临床向临床过渡时非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和风险预测的不确定性。

 

四、受试物
非临床试验所用受试物应可充分代表临床拟用样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证性非临床试验应尽可能采用临床拟用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作为受试物。体外、体内非临床试验所使用的样品均应符合相应开发阶段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阐明非临床使用样品与临床拟用样品的异同及其对人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可能影响。

 

五、动物种属/模型选择
进行非临床体内试验时,应选择相关的动物种属/模型。理想状态下,基因修饰细胞应能以其预期的作用方式在所选择的动物中表现出在拟用患者人群中所期望的功能活性。因此,选择相关动物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特性以及临床拟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1)动物病理生理学特征与拟用患者人群的相似性;2)动物对基因修饰细胞及导入基因表达产物(若有)的生物学反应与预期的人体反应的相似性;3)动物对异种来源的基因修饰细胞的免疫耐受性;4)临床拟用递送/给药方式的可行性。

 

六、概念验证
对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除应参照《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药效学研究外,还应进行概念验证试验,阐明对细胞进行基因修饰的理由和可行性。通常,对细胞进行基因修饰的理由可能包括但不限于:1)引入突变基因的功能拷贝以纠正遗传性疾病;2)改变/增强细胞的生物学功能;3)引入一个安全开关,以在必要时能够清除细胞。应根据基因修饰的目的,进行相应的体外和体内验证试验,证明可达到基因修饰的目的。

 

七、药代动力学
参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的对细胞制品药代动力学的一般要求,采用相关动物模型开展药代动力学试验以阐明基因修饰细胞在体内的命运和行为(包括生物分布、归巢、定植、增殖、分化和持续性)。这些试验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整合到概念验证试验和/或毒理学试验中。

若基因修饰细胞表达的转基因产物可分泌到细胞外,应阐明其在局部和/或全身的暴露特征。

 

八、非临床安全性
(一)总体安全性考虑
在评估产品的整体风险时,除参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对细胞制品的一般要求外,还应重点关注基因修饰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如表达转基因的风险、基因编辑脱靶风险、载体插入突变风险、载体重组风险等。在制定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策略时,应基于每个产品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临床拟用适应症、目标患者人群和临床给药方案;2)细胞的来源、类型及其在体内的细胞命运;3)基因修饰目的、方式及技术;4)作用方式/机制或预期的功能活性;5)激起免疫应答能力/免疫耐受能力;6)产品的质量因素;7)已有的非临床/临床数据;8)类似产品的已知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

 

(二)基因表达产物的风险评估
通常,导入基因会随基因修饰细胞的存在而持续表达,对于有复制能力的细胞,导入基因还可能会随细胞的增殖而过度表达,导致基因表达产物的蓄积,进而导致毒性。因此,若基因修饰细胞编码导入基因,应在体内试验中评估导入基因表达产物的毒性风险。在设计试验时,应根据导入基因的表达情况和功能活性设计试验期限和必要的终点指标,考虑因素包括:1)基因表达水平和持续时间;2)基因表达产物的分布部位;3)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活性。一些转基因(如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免疫调节物等)若长期持续表达,可能会导致长期安全性风险担忧,如导致细胞非受控的生长、恶性转化等不良反应。

 

(三)插入突变风险评估
一些整合性载体(如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转座子)可将外源基因插入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这可能会导致关键基因突变或激活原癌基因,从而导致恶性肿瘤风险增加。
2)载体的设计,如增强子、启动子等构建元件的活性,反式激活邻近基因的潜力;产生剪接突变体的潜在剪接位点或多聚腺苷酸信号等;3)载体剂量;4)导入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活性(如与细胞生长调控相关)和表达水平;5)靶细胞群的转化可能性,这可能与细胞的分化状态、增殖潜力、体外培养条件和体内植入环境等有关。

 

(四)载体动员(Vector mobilisation)和重组风险评估
应基于载体的选择、载体的设计、目标转导细胞群以及目标患者人群评估载体与内源性病毒重组和动员的风险。如果有证据显示此类风险增加,应开展相应的非临床试验评估载体动员和重组的风险。

 

九、对特定类型基因修饰细胞产品的特殊考虑
(一)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CAR或TCR修饰的T细胞/NK细胞)
对于CAR或TCR修饰的免疫细胞,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评估其靶点相关毒性和脱靶毒性风险,如采用合适的动物模型或体外方法、计算机预测等。

 

(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来源的细胞产品
iPS细胞自身具有致瘤性风险,在体内可形成畸胎瘤。因此,非临床试验中应考虑进行致瘤性试验。体内致瘤性试验建议采用掺入未分化iPS细胞的细胞产品作为阳性对照,以确认实验系统的灵敏度。如果iPS细胞设计了自杀机制,应在体内试验中确认/验证这种自杀机制的功能。

 

(三)基因编辑的细胞产品
对于基因编辑的细胞产品,应采用相关细胞进行体外在靶和脱靶活性评估,以确认修饰酶或向导RNA对靶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虽然计算机分析可用于预测基因编辑的脱靶风险,但选择的评价策略仍应包含体外全基因组测序比对,以证明潜在脱靶位点未出现脱靶。应说明所选择的评价策略的合理性和敏感性。此外,在评估脱靶活性时,还应评估种属特异性的差异、细胞(病理)生理状态的差异或细胞类型的差异对非临床数据预测性的影响。必要时,还应分析基因编辑对细胞表型和生理功能的潜在影响。

 

总结
2017年,CDE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2021年2月10日,CDE药审中心正式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随着本次《非临床指导原则》发布,中国免疫细胞治疗法规已经基本覆盖药物研发各环节。

 

—— end ——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闻新闻

了解有关赛德特的公开资料详细信息的要点。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关于莱佛班克

最严苛的标准对待每一份细胞。采用世界领先的细胞制备...

全球专家 公司概况
加入我们 联系方式